巴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成本上升设计短板人工短缺中国FPSO
TUhjnbcbe - 2021/1/23 4:33:00

年以来,我国海工产业开始大量转型建造以FPSO为代表的浮式海工生产装备,包括船体和上部模块,全球市场份额一度超过75%,使我国一跃成为全球FPSO建造大国。

但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海工产业工人流失,企业招工困难,劳工成本不断上升,加上基本设计能力欠缺,中国海工产业是否能在未来5-10年继续保持全球竞争力?中国FPSO建造产业是否会和服装鞋帽产业一样向东南亚转移?

SinorigOffshore通过调研海工行业最近10年工资变化,结合中、新、韩三国海工势力的各方面成本的对比,对中国海工FPSO建造产业未来5-10年市场进行展望,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海工FPSO建造产业将在未来10年将继续扩展,但市场份额增长速度减缓,质量提升,在5-10年内将继续保持世界FPSO建造大国地位。

01.成本对比

中国海工产业在过去十年的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劳动力成本较低,当然,更加重要的是能接受低利润甚至0利润。劳动力成本占项目整个成本较低,项目整体成本还包括钢板原材料成本、设备采购成本和项目管理成本等。

中国海工行业劳动力成本全球最低。新加坡目前的时薪工资水平为12美元左右,韩国平均工资在17美元左右,中国长三角地区焊工的平均工资为每天元,约合每小时5美元。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依然明显,但不断上升的人工成本也有可能使中国在成本方面失去竞争力。

钢板成本中国处于中间水平,韩国的钢板价格最低。国内目前提出新基建的概念,钢材价格会在短期内上升。

中国海工产业的采购成本偏高,新加坡和韩国都较低。中国采购海工设备价格偏高的原因是核心设备进口比例高,FPSO上部模块大量设备需要高度稳定和可靠,海上停机和维修的成本非常高,停产一天的成本就是几百万美元的现金流。因此FPSO设备大量进口,国外设备和服务进中国比新加坡复杂,语言不通,这些都会增加成本。

新加坡的采购物流体系非常高效,上午到机场的设备,下午就能到船厂。而中国一整套进口商检、报关和保税程序使得这一周期至少在一周左右。

项目管理和生产效率方面,中国表现一般,新加坡和韩国表现好,原因是海工产业成熟,产业链配套服务发达,人员素质高,多年的产业和管理已经成熟。但中国海工产业刚刚起步,特别是FPSO产业在年开始才有大规模的建造,产业链还不成熟。

不过,中国在项目管理方面的成本优势明显,新加坡和韩国的项目管理人员工资远高于中国的项目管理人才,当然专业化程度和效率也高。成本和效率能形成一定程度对冲。

项目管理和生产效率方面我国进步空间大,随着我国不断扩大海工装备的市场份额,大量海工项目将培养大量海工人才,经过多个项目的磨练,也会逐渐变得专业和高效,和国外的差距将不断缩小。

02.市场竞争对比

中、新、韩三国海工产业竞争程度不同,中国明显竞争过多。新加坡大型海工企业只有吉宝和裕廊,韩国原本三家,大宇、三星和现代正在逐步组合成两家,而中国海工产业有中远系统、中海油系统、中集系统、招商系统、中船系统、招商系统、振华系统和各路民营企业。

正是因为中国海工建造资源多,行情低迷时竞争强,中国海工企业形成低利润甚至无利润接单的情形普遍出现,这在新加坡和韩国较为少见,新加坡韩国更多追求高技术含量的高利润订单。

石油圈原创,石油圈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本上升设计短板人工短缺中国FP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