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便宜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第三部分构想理想化的终身教育第十一章构想理想化的教育环境:原因与方式在任何时候我都可以证明,我受到的教育试图把我变成一个跟我真正成为之人完全不同的一个人。因此,我要谴责的,正是我的教育者依据其动机给我带来的伤害。我要从他们手上讨回我现在这个人。而且,因为他们不能把这个人还给我,我还要在来世发出锣鼓般响亮的谴责和嘲弄之声。——弗朗茨·卡夫卡我们已经力图表明,目前的教育体制需要转变成使人们能够学习如何高效学习及如何在一生中具有学习动力的体制。这样一个转变要求系统地阐明体制应该是什么。理想化重新设计的过程被描述为:一种体制的理想化重新设计是设计者使用这种体制取代当前现有体制的设计——如果他们能够自由地使用其希望的任何体制取代现有体制的话。因此,设计者始于一种假设——当前的体制昨晚遭到了毁坏,但其环境仍旧丝毫未变。基于同样的精神,理想化设计的实践者描述了这一过程应该符合的三大先决条件:●要设计的体制必须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它不能包含目前不存在的任何技术,这不是科幻小说。●尽管设计没必要在现在或以后得以实施,但它必须在操作层面上是切实可行的。也就是说,它要是现在出现的话,就必须能够在其环境中存活下来。●要设计的体制必须在一种寻求理想的体制内部或外部能够不断地得到完善。也就是说,具有快速有效学习和适应的能力。那些涉入重新设计过程之人必须知道,他们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要去做什么。他们要是想为未来设定有意义的目标,这种知识就必不可少。这种设计的结果在此意义上被理想化:产生的是对理想体制的寻求,而非理想的体制。随着进一步的体验以及环境的变化,设计应该不断得到完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认为从现在起的五年或十年内想要的某些东西,到那时就不再想要了。这种远见卓识应该极具激励性,它是一件艺术品。它应该为收获长期利益而牺牲短期利益。它应该提供改革运动的圣杯,改革现有的教育实践。为什么要重新设计整个体制呢?为什么不满足于一次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