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什么是甘肃电网
TUhjnbcbe - 2021/1/8 8:41:00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52006.html

戈壁苍茫,山河激荡,

它形似一柄“玉如意”

镶嵌在祖国的大西北。

提到甘肃,你都会想到什么?

是灵动飞天、

精巧绝伦的敦煌壁画,

是九曲*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河,

是博采中外、荟萃精华、

启迪思想、开阔眼界

的《读者》,

还是色香味美、

劲道弹牙的牛肉面?

这里有太多广为人知的符号:

我们能对它侃侃而谈,

好像却又对它知之甚少。

▼武威天祝门头沟。

这里有一个窟,

敦煌飞天,驼铃声响。

历经千年风沙不倒。

这里有一条路,

一头连着历史,一头朝向远方,

无数旅人从这里走向世界。

这里有一碗面,

辣油红亮,汤底浓香,

演绎着幸福的人间烟火味。

甘肃,就是这样一个

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地方。

▼祁连山下。

中国5种气候类型,甘肃就占了4种。

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

你想得到的地形,好像这里都有。

有人说,如果你走遍了甘肃,

就相当于走遍了五分之四的中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这里,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在这里,

“不望祁连山顶雪,

错将张掖认江南”也在这里。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截至年,

甘肃省省常住人口.4万人。

省内现有55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05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9.43%。

甘肃电网的内涵,

其实和它的历史文化一样丰富。

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甘肃电网在谱写时代篇章的

历程中,

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掖山丹马场,万马奔腾。

01一个窟

敦,大也;煌,盛也。

若想找一个地方

能够行百步穿越千年,

那一定是在这里。

茫茫大漠谣,悠悠敦煌曲,

这里有道不完的史诗篇章,

莫高窟便是其中的精粹。

前秦建元二年,

僧人乐尊路经此山,

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

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莫高窟由此而来。

▼莫高窟第45窟《彩塑一铺》。

从前秦十六国时期,

至元代修建渐止,

莫高窟历经余年修建,

终成现在的灿烂模样。

▼戈壁滩上的奇迹——莫高窟。

个洞窟,

分布于20余米高的断崖上,

内有彩塑佛像,壁画飞天,

吸取多国古代艺术之长,

雄伟瑰丽。

只有代代相传的历炼精神,

才能成此传世杰作。

▼莫高窟第窟西壁《涅槃经变》中的飞天像。

坚韧与创造,是敦煌的底色,也折射出甘肃电网人工匠的精神,有钻研历炼,也有想象创新。

▼昌吉—古泉±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景泰段)跨越*河。

年,

左宗棠在兰州组织建设甘肃机织呢总局,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毛织工厂,

也是“电”这个新奇东西

第一次进入甘肃。

▼年,兰州机织呢局车间。

新中国成立前,

经历战火的洗礼,

甘肃仅剩的几个电厂

破陋不堪、设备瘫痪。

新中国成立后,

甘肃电力事业在一片废墟上重建。

年9月,

兰州郑家庄电厂第一台千瓦机组

正式投产发电,

这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台

千瓦汽轮发电机组。

▼年8月,兰州郑家庄发电厂建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

西固热电厂落地兰州,

年开工建设。

这是西北首座高温高压热电联产电厂。

▼点击图片,查看西固热电厂新老对比。

围绕西固热电厂建设的

35千伏、千伏输变电工程,

形成了兰州电网、甘肃电网最初的核心,

为兰州城的发展带来了最初的动力。

年11月,

盐锅峡水电站第1台机组投产发电,

这是*河上游第一座水电站。

▼盐锅峡水电站。

年3月,

刘家峡水电站第1台机组投产发电,

这是全国第一座百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年9月开工兴建,

历经国家三年困难时期,

第一台机组于年3月并网发电,

年12月全部5台机组投入运行。

刘家峡水电站是真正的“*河明珠”,

为西北电网做出重要支撑。

▼刘家峡水电站泄洪。

刘家峡水电站还送出了

另一个“第一”国家工程——

刘家峡—天水—关中输变电工程,

这是全国第一个千伏输变电工程。

年,刘天关输电工程正式投产,

联通陕西、甘肃、青海三省。

奔流的*河水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力,

让甘肃成为西部地区的能源“心脏”。

▼刘家峡—天水—关中输变电工程。

敦煌不仅有莫高飞天,

还有沙泉共生的奇景。

月牙泉沙不涉泉,

一汪弯弯清泉在沙漠中平静地荡漾。

▼月牙泉奇景。

这大漠中的奇迹,

远不止自然中有。

甘肃电网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

是甘肃电网人一步一个脚印

创造奇迹的奋斗史。

这片土地上不缺勇者。

年,

我国第一座千伏变电站——

秦安变电站正式投运,

甘肃电网与陕西电网正式联网。

▼千伏秦安变电站施工中。

年,

全国第一个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

西北千伏官亭—兰州东输变电示范工程

在甘肃开工建设。

▼千伏官亭—兰州东输变电工程平凉段。

年11月3日,

*与西北千伏电网联网工程投运,

这标志着*电网

自此结束了孤网运行的历史,

甘肃电网也成为了

西北地区能源交换与电力外送的枢纽。

▼千伏*与西北联网工程。

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穷二白,

到如今担负大西北电力枢纽的重任,

甘肃电网一步一个脚印,

穿过山川戈壁,

点亮这片古老之地靓丽的容颜。

▼千伏*与西北联网工程。

02一条路

一条路,

一头连着历史,一头朝着远方。

古往今来,

狭长的甘肃是丝绸之路

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汉时期设立河西四郡,

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甘肃金昌,金秋时节的河西走廊。

年,武威雷台汉墓

出土铜奔马青铜器。

一足踏燕,三足腾空,飞驰向前。

它是汉代人勇武豪迈、

昂扬向上精神的表现。

▼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

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隋朝时,张掖曾召开贸易盟会,

这也许是最早的世界博览会。

▼张掖丹霞城堡。

霍去病于河西击败匈奴,

大胜后倾倒美酒于泉与众人共饮,

成就酒泉一城的佳话,

为丝绸古道平添几分浪漫。

▼酒泉胡杨林。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万里长城西起嘉峪关,

这里是天下第一雄关,

也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

▼嘉峪关落日。

丝绸西去,天马东来。

张骞从这里凿空西域。

万里通途,

把古老中国和遥远的西方世界,

连在了一起。

这是一条中外交汇之路。

这是一条民族融合之路。

▼游客在鸣沙山体验丝路之旅。

这里见证金戈铁马,

见证汉唐盛世,

见证了丝绸之路的辉煌。

这条路在新时代承袭历史,

焕发新颜。

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

国网甘肃电力人奋发有为、大显身手,

打造中国特色电网发展之路,

为甘肃乃至全国提供

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年,

哈密南—郑州±千伏特高压

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

这是途经甘肃的

第一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哈密南—郑州±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年6月,

甘肃酒泉—湖南±千伏特高压

直流输电工程投运,

这是当时世界上在建的

电压等级最高、

送电距离最长、

输送容量最大的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甘肃酒泉—湖南±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年5月,

青海—河南±千伏特高压

输电线路(甘肃段)全线贯通,

甘肃电网在特高压之路上不断攀登。

▼6月18日,青海—河南±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验收现场,甘肃送变电公司员工在调整导线端小均压环螺栓穿向。

连接省内、

连接西部、

连接东西。

甘肃电网不仅是西部能源的心脏,

在广袤的大陆上,

甘肃电网人搭建起一条电力丝路。

▼3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河西走廊并行。

“地域辽阔,山川秀美,

自然风光丰富多彩。”

历史文化底蕴是甘肃的积淀,

自然资源则是另一种馈赠。

霍去病与众将共饮泉边酒时,

绝不会想到千年以后的酒泉,

早已换了模样。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于年成立,

已将11艘飞船送上宇宙。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我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同样落户酒泉。

乘风而去,浴光而行,

新能源已成为甘肃电网的亮点。

▼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是中国乃至世界首个

千万千瓦级联片开发、

并网运行的风电基地,

是国家继西电东送、青藏铁路之后,

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风光资源富足,如何送出?

国网甘肃电力在

绿电外送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陆上三峡。

年11月,

甘肃千万千瓦级风电一期外送工程

建成投运,

有效解决了风电外送瓶颈问题,

是甘肃新能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此后,敦煌、肃州、金塔、嘉峪关、

金昌、凉州、民勤等7个

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陆续开展建设。

甘肃省新能源装机超过火电,

成为第一大电源。

▼陇南山区光伏。

酒泉—湖南±千伏特高压

直流输电工程

是我国首条大规模清洁能源输送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年投产后,

甘肃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

横跨5个省市,

源源不断地送往

远在千里之外的湘江湖南。

年,

青豫直流甘肃段顺利贯通,

预计每年可向河南

输送清洁电力亿千瓦时。

甘肃新能源装机占比高达42.35%。

年上半年,

甘肃新能源发电量及发电出力

再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4.14%。

▼青豫直流工程。

为了更好地输出清洁能源,

经过9年的钻研与攻关,

国网甘肃电力牵头完成的

“千万千瓦级风光电集群源网

协调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国际上

相关领域的空白,

也让甘肃的“风光电”

走得更远、更稳。

▼风动甘肃。

如今,国网甘肃电力将目光看向了更远处。

先后承担了伊拉克、伊朗、

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等国

的输电线路施工。

远隔重洋,在巴西的热带雨林,

国网甘肃电力人将自主研发的

集控智能张力放线系统带到这里,

助力巴西美丽山±千伏特高压

直流送出工程建设。

将国家电网特高压的“金色名片”

带到“一带一路”的另一端。

▼巴西美丽山二期工程。

古今交汇,中外融合,开拓创新,

是甘肃作为“一带一路”枢纽的基因,

也是甘肃电网发展的底气。

▼电力丝路穿过希望的田野。

03一碗面

一碗牛肉面里有什么?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

牛肉面的风味,

既有游牧民族吃肉饮汤的豪迈,

也有中原人精耕细作的讲究。

平实的一碗牛肉面,

有着人间最浓的烟火味,

也是甘肃人

朴实肯干、义气豪爽的写照。

“老板,来碗牛大!”

一句吆喝,

每天不知在这里重复多少次,

成为甘肃人最熨贴人心的一句话。

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

代表了甘肃人的日常生活。

*土高原上,

吃了面能填饱肚子,

而有了电才能过上好日子。

无论在戈壁、沙漠、山脚还是河边,

让家家户户都用上电,

是甘肃电力人的执念。

▼户户通电工程进行中。

年除夕夜,

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

益哇乡扎尕那村已是冰天雪地,

牧民卓玛布家一家正围坐在热炕上,

准备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年,

作为甘肃最后一个通电的村庄,

扎尕那村通电为甘肃省

“户户通电”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至此,甘肃省14个市(州)87个县(区)

大电网延伸范围内户通电率达到%,

电,走进每个百姓家。

▼扎尕那村风光。

户户通电,

只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开端。

脱贫攻坚,

是摆在甘肃面前的重要任务。

▼陇南西和县大桥镇“亮桥”光伏扶贫电站。

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时,

甘肃86个县中有75个贫困县。

怎样打好这一战?

红色基因刻在甘肃人的骨子里。

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

国网甘肃电力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

新的“娄山关”“腊子口”。

国网甘肃电力派出名干部

长期驻村,

安排78个*支部

开展对口联建和定点帮扶。

在“永远的红区”庆阳,

电助脱贫的脚步不停。

年7月,

庆阳龙头寺村完成农网升级改造。

▼庆阳龙头寺村升级改造后的农网。

有了电,蔬菜大棚有了充足的动力。

村民还办起了农家乐,

将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声有色。

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大河家镇,

保安族人锻造的保安腰刀

历经年传承。

从前,

刀匠们用土炉子和手拉风箱生火,

有了充足的供电和电气化设备后,

锻造的折花刀纹路越来越清晰,

失传的“*河流水纹”重现江湖。

▼保安腰刀*河流水纹。

充足的电力带动当地贫困户

以锻刀手艺脱贫,

一边是手艺传承,一边是奔向小康,

电光火石间,

美好生活由百姓的双手锻造。

甘肃电力人以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

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

不仅要让人民群众脱贫奔小康,

还要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甘肃古浪八步沙林场的“六老汉”,

用38年的时间

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

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书写了

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

的绿色篇章。

▼武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

为了继续传承“六老汉”精神,

年9月,

甘肃武威西靖供电所成立,

打通林场用电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保障林场安全用电的同时,

供电所员工也加入治沙的行列。

让“誓把荒漠变绿洲”的精神,

代代相传。

▼西靖供电所员工在八步沙林场巡检。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为此,国网甘肃电力大力

推进电能替代。

曾经的“铜城”白银正在谋转型,

在这里,

“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

的能源消费新模式

正在取得成效。

建材厂中,

电力驱动设备代替了燃油和人工,

省钱又环保,

电能替代给企业主带来

实实在在的收益。

▼走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年,

国网甘肃电力共完成

电能替代示范项目21个,

涉及乡村电气化、清洁取暖改造、

新型特色小镇建设等多个方面。

放眼如今的甘肃,

璀璨灯火点亮千家万户,

不仅让群众用上电,还要用好电,

国网甘肃电力服务用心贴心,

助力美好甘肃建设,

让当地百姓的生活

如同那一碗牛肉面,

有滋有味。

▼兰州中山桥夜景,电亮美好生活。

戈壁苍茫,山河澎湃。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多公里的*河河道,

奔腾万年而不息。

公里的丝绸古道,

历经千年而不朽。

汉唐雄风,长城蜿蜒,

飞天婀娜,羌笛声远。

这里,是甘肃。

电力丝路联通四方,

绿色电网照亮陇原。

服务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助力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这,就是甘肃电网!

链接

名称变迁

年8月,天水、兰州相继解放,人民解放**管会派代表接管两处电厂。

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府工业厅成立,电业归其管理。同年6月,西北**委员会工业部西北电管局在西安成立,兰州电厂隶属西北电管局。

年7月,以兰州电厂为基础成立兰州电业局,管理甘肃省电力工业,隶属西安电管局。

年2月西安电管局撤销,成立甘肃省电业局,隶属省*府领导;6月,更名为甘肃省电力工业局,主管全省电力工业的生产和建设。

年6月,甘肃省电力工业局撤销,西北电管局恢复成立,直接管理甘肃省境内主要电厂和兰州供电局,地方小电厂划归甘肃省重工业厅领导。

年7月,恢复成立兰州电业局,主管甘肃省发供电企业。

年6月,兰州电业局与省水利厅合并,成立甘肃省水利电力局,直属甘肃省革命委员会,主管全省的水利电力工作。

年4月,水利、电力分设,成立甘肃省电力工业局,既是西北电管局的直属单位,又是省*府管电的职能部门。

年2月,成立甘肃省电力公司,与甘肃省电力工业局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年6月,甘肃省电力工业局摘牌。

年9月,甘肃省电力公司名称变更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电网头条国网甘肃电力联合出品

监制|贺焕峰赵化利

撰稿责编|张云金雨双

美编|李洋邸璇

视频|杨哈金雨双配音|张洪康

执行审核|师维艺

摄影|甘肃省*府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甘肃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