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左右*治分野是巴西*治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左右两大阵营在意识形态、*策主张和社会基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且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独立后至20世纪末的大部分时间里,右翼**在巴西*坛占主导地位,左翼**长期受到压制,两大阵营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独裁与民主之间展开斗争。劳工*上台执*后,主导*治舞台的主要**均非激进派别,左右两派**为了选举竞争而选择结盟,并形成了事实上的“左右共治”。年大选改变了巴西*治格局,劳工*依然为主要左翼力量,传统右翼**受到削弱,而以博索纳罗为代表的极右翼势力崛起,*治极化趋势凸显。庇护主义*治文化和地方*治传统也是影响巴西左右*治分野的重要因素。博索纳罗执*之后,巴西各大*治派别进行了新的重组和整合,力量对比不断发生变化,相互之间有可能形成新的关系。博索纳罗*府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极端保守主义*策能否顺利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关键词:左翼右翼极右翼保守主义劳工*博索纳罗
作者简介:方旭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治研究室副研究员。
左右翼*治势力的相互对抗与此消彼长是拉美地区现代*治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巴西,左右*治分野由来已久,反映了该国阶级、种族、民族等领域的深刻分歧和差别,以及复杂的*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受国际、地区环境及本国庇护主义、地方*治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巴西左右**的*治分野并非呈线性发展,各*派的意识形态、*策主张、社会基础以及战略策略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独立以后至20世纪末的大部分时间里,右翼**基本控制了巴西的*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议程,而左翼**作为在野派别则长期受到压制。左右两大派别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独裁与民主、等级制与平等之间的分野中不断发展和变化。进入21世纪,巴西*治舞台相继经历了劳工*崛起、左右翼结盟到*治极化等重大变化。当前,巴西各派*治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变化和重组,相互关系尚未定型。
国外学术界对巴西左右*治分野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巴西左翼或右翼发展历史的宏观研究。例如,莱斯利·贝瑟尔对巴西左翼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重点回顾了巴西共产*和劳工*的发展和变化。他认为,巴西严重的贫困和不平等使巴西有必要存在一个左翼**,即使不是执**,至少应该是一个有效的反对*。斯科特·梅因沃林等合著的《现代巴西的保守*、民主和经济改革》一文梳理了巴西自独立至20世纪90年代期间保守*的发展历程,提出应从**纲领性立场出发来界定保守*,认为这种界定方法不仅易行,而且在大多数拉美国家不会引起争议。但作者也指出,保守主义是相对的概念,其内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阿尔弗雷德·蒙特罗对巴西保守*崛起和衰落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结构性不平等和次国家权力基础是巴西保守*发展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第二,对卢拉*府时期右翼**与左翼*府之间关系的研究。马克斯·科斯塔·利马认为,卢拉*府(—年)实施了以财富再分配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尽管并没有解决不平等的结构性根源,也没有改变巴西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但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大大降低了保守派**的*治地位和选举前景。凯文·卢卡斯和戴维·塞缪尔斯认为,卢拉*府内阁盟*构成的复杂性和中右翼**缺乏建立集体形象的持续努力,导致巴西**制度的意识形态图景缺乏连贯性。
国内学者对巴西左右*治的研究侧重于巴西共产*和劳工*的发展历程、*的理论和实践及其最新发展动态。其中对巴西共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的历史、新时期*的发展战略调整及其对巴西左翼的影响等方面。对巴西劳工*的研究则更侧重于该*成为执**之后*治立场和*策主张方面的变化,以及执*的经验和教训。随着极右翼总统博索纳罗在年大选中获胜,国内学者开始重视对巴西保守主义的研究。周燕认为,保守主义是巴西精英阶层既得利益集团的主要*治意识形态,是巴西历史进程中的“常客”,博索纳罗上台及保守主义重新崛起是巴西陷入深刻的*治和经济危机的表现。
从研究对象上看,国内外学者较多地将巴西左翼或右翼或某一个左翼**作为研究重点,将左右*治力量互动作为研究对象的著述较少。已有的对巴西左右*治力量互动的著述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