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
印度尼西亚
传出了迁都的大消息
作为地理爱好者
一般都会对迁都这件事儿感兴趣
今天我们将时针拨回到二战结束之时
盘点下从那以来迁都的国家
下图给出了
二战结束以来迁都的18个国家
在这些国家
谁的迁都最成功?
谁的迁都最烂尾?谁的迁都最无奈?
它们迁都的原因又是什么?
跟随小乔老师一起来看
01
最成功的迁都
上世纪90年代初
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成为独立国家
在其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
只生活着大约万人
典型的地广人稀国家
红色为哈萨克斯坦范围
在万人中
哈萨克人仅占40%左右
与俄罗斯人大致相当,而俄罗斯人
聚居在哈国北部,靠近俄罗斯
当时的首都
却是阿拉木图
位于哈国东南部的天山北麓
远离哈国地理中心
更远离俄罗斯人聚居区
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一旦出现民族裂痕
国家分裂则难以避免
因此
哈国决定迁都阿斯塔纳
阿斯塔纳位于哈国的中部偏北
能够有效对国家进行统治
并开发北部资源
在北部工业基础上实现迅速发展
此外
阿斯塔纳地势较低
伊希姆河穿城向西流去
汇入额尔齐斯河
再加上周边的几个大型湖泊
为中亚普遍干旱缺水的城市
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阿拉木图位于山间盆地和地震带上
未来发展空间有限且有隐患
阿斯塔纳
如今
仅仅20余年时间
哈萨克人数量已经
占到该国的60%以上
国家凝聚力大大增强了
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这次迁都做出突出贡献的
是哈斯克斯坦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今年3月,哈国将首都由阿斯塔纳改名为
纳扎尔巴耶夫的名字努尔苏丹
02
最草率的迁都
红色为缅甸范围
年11月
缅甸的各国使节受到邀请
到外交部听取通报
只不过没想到的是
通报的内容居然是迁都
使节们都懵了
缅甸原首都是仰光
濒临海洋,位于伊洛瓦底江入海口
地形平坦,人口稠密,达万人
而新都内比都位于内陆山地
至今人口也仅有十多万
懂地理的人都知道
一个城市的发展,虽然人为规划很重要
但是自然禀赋却更加重要
仰光长期作为*治中心
不是没有道理的
宽阔的双向12车道,大家不要太羡慕
虽然新首都位于缅甸国土中心
能避免来自海上的攻击
加大对北部国土的控制
而且缅甸也投入了巨资进行建设
但如果无法吸引巨量人口
后果则是可怕的
十余年过去
面对仍然空空荡荡的街道
缅甸的迁都真的可以
称之为最草率的迁都了
03
最有勇气的迁都
红色为巴基斯坦范围
同样是
由沿海最大城市迁往内陆
巴基斯坦的迁都
相比之下要成功地多
印巴分治之初
巴基斯坦的首都定为卡拉奇
位于阿拉伯海沿岸,是巴国最大的城市
目前人口为多万
红色框处为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
卡拉奇街景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非商业使用
作为经济中心
卡拉奇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作为*治中心
卡拉奇濒临海洋,巴国海*孱弱
因此很容易被攻陷
尤其是印巴海*实力悬殊
更加剧了这一潜在危险
但是
巴基斯坦国土的精华部分
局限在印度河两岸,十分狭长
首都的选择并不多
于是
为了加强对北部山区部落的控制
便于对克什米尔地区进行*事力量投送
便于敌前指挥和激励士气
新首都伊斯兰堡在距离印控克什米尔
不过80公里的地方拔地而起了
堪称“天子守国门”
如今
伊斯兰堡人口已达万
与周围的城市组成国内第三大城市群
未来发展前途光明
04
最无奈的迁都
年
位于加勒比海沿岸的
北美洲小国伯利兹首都伯利兹城
遭受了“哈蒂”飓风
的猛烈袭击
红色为伯利兹范围
由于城市濒临海洋
地势低平,巨浪和强降水
使城市淹没在大水之中
四分之三的房屋倒塌
几乎被夷为平地
重建工作异常艰难
而且未来仍然面临飓风的危险
无奈之下,*府将首都迁往
内陆的贝尔莫潘
这里地势较高
东南的山脉可挡住
加勒比海刮来的飓风
又在国土的地理中心
有通向南北、东西的公路干线
因此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
05
最扶贫的迁都
红色为巴西范围
其他的国家迁都
要么是为国家安全
要么是为躲避自然灾害
巴西就不大一样了
主要是为了扶贫
巴西经济发展
的地区不平衡是非常突出的
内陆的贫困和沿海的繁荣
形成了鲜明对比
白色中间为巴西范围,灯光地图可以看出区域发展差异
为了开发广大内陆
推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
巴西在年将首都由东南沿海的
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的巴西利亚
同样是规划出来的城市
问题自然也不少
巴西利亚,在空中俯瞰为一个飞机,象征经济起飞
巴西利亚周围明显形成人口密集区
一方面对人口预计失误
预计50万人的城市涌进了万人口
大城市病一一涌现
另一方面
在于规划地过于完美
以至于脱离了现实
不同功能区的界限确实十分清晰
但是却不利于人们的通行
举个例子
由于道路设计的问题
隔离了人们经常往返的功能区
人们有时不得不穿越宽阔的大马路
经常导致人员丧生
不过
巴西的迁都
也确实起到了
促进内陆地区发展的作用
还称得上是比较成功
在18个迁都国家中
实际上每一个国家背后
都有十分有趣的故事
小乔老师
只能尽量挑选
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家来介绍
感兴趣可以自己再去查资料哈
除注明外,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