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的狂欢节
最近,随着诺贝尔奖纷纷花落X家,“为什么巴西从未获过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话题又再次进入巴西大众的视野。
虽然小编只是一个中国人,但是巴西人民的心情,小编还是非常理解的,毕竟作为一个人口(2.1亿)与国土面积均占世界第五的庞然大国,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数量居然为一片空白?Excuseme?对,你没有看错,不仅仅是文学奖,所有类型的诺贝尔奖约等于0。
额,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量约等于0,是因为巴西在年还是有过一个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彼得·梅达瓦(PeterBrianMedawar),但是他仅仅是出生在巴西,母亲是英国人,父亲是黎巴嫩人,彼得·梅达瓦14岁时远赴英国求学,后放弃巴西国籍。严格地来说,他是英国人。
与此同时,巴西周围的一众小国却拿奖拿到手软,也就无怪乎为何巴西人如此急迫了。
诺奖全球分布图
葡萄牙语VS西班牙语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以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创作的获奖数量。葡萄牙语作为全球第五(六)大语言,其诺贝尔文学奖的数量仅为1,由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JoséSaramago,-)于年摘得,而西班牙语有11,其中西班牙有5位,拉丁美洲6位。从全球范围来看,以西班牙语创作的获奖数量为top4,仅次于英、法、德,这个成绩可以说相当不错了。而葡萄牙语呢,呃,确实是相形见绌。尤其是巴西未能贡献一到两位位获奖者,确实说不过去。当然未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能证明巴西文学不好。但是近百年里没有一次拔得头筹,却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遗憾,毕竟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就是巴西文学走向世界最好的宣传名片。为什么巴西从未获过诺贝尔文学奖?首先,上面我们提到,葡萄牙语作为全球第五(或)六大语言,有着2.5亿母语使用者,但其中只有一千万人口(葡萄牙)或多或少处于全球的中心国家,我之所以说,或多或少,是因为它在欧洲,但是与英语、德国、法国……相比,其语言的影响力相去甚远。在以往获奖群体中,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作家占了一大半;罗曼语族与日耳曼语族共同构成的西欧语言,在获奖者中占了压倒性优势。这些语族主要包括德、法、英、意、西等,以及丹麦语、冰岛语、挪威语等北欧语言。而这些语言与诺奖颁奖单位使用的瑞典语无疑最为相似,因此,文学奖获奖者主要集中在与瑞典语言、文化更为相近的欧洲绝非偶然。葡萄牙语虽然属于罗曼语族,但它不是中心语言,那么巴西也就不是一个会在全球引起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