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一代帝国蒙古坐拥万亿资源,本应笑着数钱
TUhjnbcbe - 2025/7/21 17:47:00

来源:金十数据

然而,历史似乎是势利的,在曾经巨大版图支离破碎地崩溃之下,如今的蒙古,有着蓝天之国的美誉,坐拥着估值万亿的矿产资源,却在当前的国际社会毫无存在感,经济更是长期陷入低迷状态。

1.矿业兴国,蒙古曾赶上国际大宗商品黄金期

本世纪的前11年,代表一揽子商品的ICE指数累计涨幅达97%,大宗商品迎来黄金时期。换句话说就是,这段时期内的与大宗商品沾边的生意都能赚钱。尤其是在年次贷危机之后,各国为寻求经济复苏实行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方案。基建投资浪潮兴起之下,全球对于矿产资源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也十分强劲。于是,自年开始,澳大利亚、巴西等资源输出型国家最先实现经济复苏。

矿产资源应有尽有的蒙古,自然也没有放过这个赚钱的好机会。自上世纪90年代起,看上了中国等外国投资者的口袋,蒙古在年底制定了新《矿业法》,并在年和年先后两次对该国的《矿产法》进行修订,旨在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蒙古还将此想法冠以了一个高大上的名称——矿业兴国战略。

年,蒙古GDP增速已经下滑至-1.27%。不过,蒙古却在这一年做了一个大动作。年10月下旬,蒙古官方与力拓签署了奥尤陶勒盖(OyuTolgoi)大型铜金矿投资协议,这是当时蒙古国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据悉,奥尤陶勒盖矿的初步探明储量为铜万吨、黄金吨、白银吨。业界还预计此矿投产后,将为蒙古带来占其GDP近三分之一的经济收入。因此,蒙古此举等同于向全世界宣告,我家有矿,快来和我玩(投资)!

随着矿业兴国战略在全球广为流传,再凭借全球矿业商品繁荣周期的东风,蒙古的幸福来的太顺利。年蒙古的GDP迅速升至6.37%,又在年的达到17.3%GDP增速,创下历史新高。到了年,蒙古国经济增速仍高达11.7%,人均GDP则为美元,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均GDP超过美元)。由于经济增长神速,蒙古国此时被视作21世纪上半叶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

这段时期的海外投资者也纷纷瞄准蒙古。据蒙古国外国投资局统计数据,-年,全球共有个国家和地区对蒙投资,总投资额达98.26亿美元。其中,仅在年、年两年时间内吸引的外资就将近78亿美元,在近22年的投资总额中占比79%。

不过,一切都从年开始急转直下。数据显示,在—年三年时间内,蒙古GDP增长率分别为7.9%、2.3%和1%,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滑,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大批外资也在此时纷纷选择从蒙古告辞———年蒙古国吸引外资数额分别约为5亿美元、1.2亿美元和0.89亿美元。

2.资源诅咒,如今抱着金山要饭,蒙古做错了什么

据蒙古国家统计委员会公布的最新数据,年上半年该国GDP增速出现10.7%萎缩,创下自年金融危机来的最大幅度。上半年的经济萎缩无疑是受到疫情的冲击。撇开今年疫情的因素来看,年经济一度崩盘的蒙古究竟有多穷困潦倒?

我们还可以从年的一则新闻看出端倪。据观察者网报道,在年3月,为了偿还区区5.8亿美元的政府债券,蒙古采取了举国还债的做法——向每个国民(包括八岁儿童)摊派了还债份额。看到国家穷得揭不开锅,蒙古民众当时自发捐款、连珠宝、黄金,马匹都捐上了,部分官员还主动将工资都上缴国家。

要知道,蒙古有着面积高达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处处都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然好风光。不仅如此,该国拥有马、牛、羊、骆驼等牲畜多达万头,折算下来人均约为22头;还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产有铜、铁、煤、锰等80多种,矿点超过个。按理说,傍着老天爷赏赐的资源,蒙古应该笑着数钱,为何沦落到抱着金山要饭的地步?原因恰恰出现在迷人的资源身上。

那么,蒙古从矿业兴国到资源诅咒,究竟做错了什么?

(1)限制矿产投资,吓跑海外客户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蒙古的骚操作。原来,在年经济迅速发展并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之后,蒙古开始膨胀,将那些涌入的外国资本、外籍劳工看作争夺资源、抢饭碗的对手。年5月,蒙古通过了《关于外国投资战略领域协调法》,将海外客户最感兴趣的矿产资源投资设置了高门槛,要求外资参股超过49%的项目需提交国家大呼拉尔讨论决定。

令蒙古没有想到的是,外资对于其的喜欢并没有到不顾一切的地步。年9月3日,我国企业中铝集团宣布,放弃停止对南戈壁在蒙古煤田的收购计划。之后,蒙古国吸引外国投资的规模也持续萎缩——对比起年高达46亿美元的外商投资巅峰,截至年第一季度,蒙古的外国直接投资暴跌了85%,严重打击了蒙古国的经济增长。

本来,仅靠限制外商投资是不足以令蒙古经济陷入崩溃的。就在此时,蒙古的好运似乎走到了尽头——不仅外资纷纷逃离,还恰逢本世纪初的全球大宗商品周期迎来全剧终,煤炭、铁矿石、铜等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跌,本币陷入断崖式贬值,该国经济在年宣告崩盘,并在年出现了举国还债的悲壮举动。

(2)深陷资源诅咒,罔顾工业发展

前面我们说到,外资最看好的矿产资源产业,也是蒙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数据显示,年蒙古国矿产资源出口在出口总额占比达78.5%,而因国民消费能力有限,出口业务撑起了蒙古国80%的经济收入来源。换句话说,蒙古国的经济发展好坏,全由与海外的客户的资源买卖决定。

历史上出现资源诅咒的国家,就是因为深陷单一出口资源这种简单又危险的经济发展方式无法自拔。比如,科威特、伊拉克等中东国家,石油出口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90%,他们倚仗着石油资源一时间混得风生水起,却罔顾工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蒙古的境况,显然与那些陷入资源陷阱的国家别无二致。而由于与中国经济合作不断,蒙古似乎习惯了衣、食、住、行都从中国市场获得。我国央视国际频道的一档节目《边疆行》曾提到,蒙古主要从我国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口岸,来中国市场进行大扫货,该国有70%的进口物资需要通过二连口岸入境。

截至目前,蒙古国国内制造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除畜牧农产品之外,日常用品、机电商品及零配件、化学及化工产品等工业制造品均依赖进口。数据显示,蒙古国年工业总产值规模达18.万亿图格里克(折合约.28亿元人民币),加工制造业产值仅为4.56万亿图格里克(折合约.2亿元人民币)。

不得不说,蒙古工业基础实在太薄弱。对比之下,年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仅第二产业增加值就达.3亿元。工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又不愿意在具备优势的矿产资源领域对外敞开怀抱,一切似乎都注定了蒙古经济只能在原地打转。

(3)离中俄很近,运输铁路却只有一条

如果说,智利、巴西等拉丁美洲的国家物产丰富,经济却始终发展不起来,是因为离上帝太远、却离美国太远。而作为一个内陆国,又毗邻中国与俄罗斯两个大国,蒙古却依然自己把路给堵得死死的。

公开资料显示,当前蒙古通往中国与俄罗斯境内有且只有一条乌兰巴托铁路。这条铁路还有着令人头秃的设计——铁路使用俄罗斯标准的宽轨铁轨(mm),不能直接同中国境内符合国际的标轨铁路(mm)对接。这就导致从蒙古来的火车驶入我国时,要在二连浩特和满洲里口岸进行底盘换装或将货物重新装卸再继续出发,货物运输的时间与成本大大增加。

更要命的是,乌兰巴托铁路是在年至年间修建的,至今已经有至少65年的历史。常年的满负荷运行,这条铁路显然遇到了太多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好在,近些年来蒙古已愈发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法则。年之际,蒙古提出了建设连接中蒙俄三国铁路、公路、石油、电力、天然气五大能源领域的发展之路项目。此外,蒙古国还积极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设下多个边境口岸,以促进外贸业务的便捷。截至目前,中蒙两国在运营的公路口岸已有13个。

最后想说的是,与其说蒙古国经济陷入危机,不如说是借着矿业奇迹发家之后上演的经济停滞,暴露了其急功近利的思维。不仅仅是采矿业,因蒙古国常年抱着靠山吃山的念头,该国的传统支柱性产业——畜牧业的发展也在面临桎梏。据悉,随着牲畜数量的迅速增加,蒙古国草牧场已不堪重负,截至年6月,该国已有76.8%的土地遭受不同程度荒漠化。

廖力思题

曾艺图

饶建宁审

程远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代帝国蒙古坐拥万亿资源,本应笑着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