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0日电英国《华闻周刊》刊文称,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于当地时间5月16日在美国逝世,享年岁。回顾贝聿铭的职业生涯,他曾说过:“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在世界上,还有哪些值得人们驻足观赏,充满“时间的力量”的建筑呢?这些奇妙的建筑背后又是谁设计的?
文章摘编如下:
1.英国-伦敦:碎片大厦
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和各种高层建筑,一直是现代城市的象征。摩天大楼是否破坏城市美感一直颇受争议,据说法国作家莫泊桑每周晚上都会在艾菲尔铁塔的餐厅吃饭,当被问到为什么,他则回答说:“因为这是巴黎唯一一个你看不到艾菲尔铁塔的地方。”
碎片大厦(TheShard)在伦敦,也是一栋颇受争议的地标性建筑。
居住在伦敦的人们一定很熟悉它,这座大厦高达米,是全欧洲第二高的大厦,仅次于莫斯科的水银城市大厦,是意大利建筑大师伦佐·皮亚诺的作品。
不同于被莫泊桑“嫌弃”的纯观赏性质的巴黎铁塔,这座碎片大厦拥有多种功能,集办公、公寓、酒店、SPA、酒吧、餐饮于一体,从高层还能俯瞰泰晤士河。
碎片大厦还有一个设计很巧妙,它的影子大部分都是在开阔的泰晤士河上,不会挡住爱晒太阳的伦敦人。
资料图:年3月17日,法国巴黎,有“蜘蛛人”之称的法国攀爬好手阿兰·罗伯特在20分钟内成功爬上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2.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建筑大师伦佐·皮亚诺除了设计出碎片大厦外,还是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两位主创设计者之一。
蓬皮杜艺术中心是坐落于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博堡大街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当地人简称其为“博堡”,因为建筑外观非常像一座工厂,有“文化工厂”之称。
这座艺术中心在年开幕的时候,就被评论家们嘲笑是一座“炼油厂”。但其身上颜色鲜艳的管道系统和自动扶梯,以及富有挑战性的外墙上的透明管道,都彰显了它无穷的活力。
直至今日,这座建筑成为了20世纪下半叶的重要建筑之一。其位置优越,时常举办各类设计文化活动,因而成为巴黎年轻人最喜欢的地标之一。
3.丹麦-哥本哈根:Copenhill垃圾焚烧发电厂
一般而言,作为乙方的建筑师和甲方之间,多少会存在一些分歧,但是有一位建筑师却能在实现自己建筑理想的同时,又让甲方都满意,他就是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的建筑师BjarkeIngels。
BjarkeIngels于年创立了BIG建筑事务所,随后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为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建筑事务所。年仅40岁就成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Copenhill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于年5月向公众开放,它集人造滑雪场和休闲中心于一体。如果不是亲见这个建筑,很难想象得到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垃圾处理场,居然同时还是一个大型滑雪场。
这座建立在垃圾处理场之上的滑雪场,重新定义了处理废弃物这一环保议题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不仅改善了垃圾处理场冷冰冰的形象,也体现了建筑师本身对全球环境问题的一种思考。
4.巴西-巴西利亚:巴西利亚国家博物馆
享誉世界的巴西设计师奥斯卡·尼迈耶的建筑,是一定不能错过的。这位著名的设计师设计出了超过座遍布世界各地的的建筑作品,以大胆的设计风格和流畅的曲线著称。
他曾说过,“我不喜欢直角,也不喜欢人为的直线和任何坚硬缺乏弹性的东西。因为整个宇宙是由曲线组成的。”
5.意大利-米兰:蒙达多利出版社大楼
奥斯卡·尼迈耶的另一建筑代表作,是位于意大利的蒙达多利出版社大楼。对于复杂的建筑设计,奥斯卡·尼迈耶擅长运用轻松活泼的方式,挖掘钢筋混凝土的可塑性。
不难发现,奥斯卡的几乎所有建筑,都体现了曲线的美妙动感。
6.日本-大阪: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是亚洲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