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刚果人的文化和语言远远超出了刚果古代王国的疆界。根据古老的资料,国王阿方索一世是个非常卓越的人物,他的名声在刚果人当中传诵了几个世纪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确实毕生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葡萄牙人与刚果王国
在葡萄牙人来到时,刚果王国的疆界大致北达刚果河(但恩松迪省在伊桑吉拉和斯坦利普尔之间一直伸展到刚果河以北),西至大西洋,南抵洛惹河,东到因基西河和宽果河流域。这六个省的总面积同现在位于该地的两个国家相比是很小的,在刚果的那一部分还不到现今刚果的1%,在安哥拉的另外一部分不到现今安哥拉的6%。
但当时在刚果王国境外的几个小国都承认刚果王的霸权,不同程度地定期向他纳贡。在南方有位于洛惹河和当德河之间的当博、马汤巴(在布腊冈扎地区),位于当德河和宽扎河之间的恩东戈(其国王的称号为恩哥拉,后来的安哥拉因此得名)。在北方的恩果尤(或昂果伊)和卡刚果两个王国,在葡萄牙人到来时实际是独立的,但与罗安果王国一样,它们的居民讲刚果语,而且它的政治和行政组织同刚果王国非常相似。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刚果人的文化和语言远远超出了刚果古代王国的疆界。虽然只有少数刚果人可以自夸是刚果王臣民的后裔,但古代王国历史依然对刚果人所共有的民意识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刚果人在殖民时代曾隶属于三个不同的行政当局(法国、比利时和葡萄牙)。在葡萄牙人来到时,刚果王国的中央集权制似乎实行得很好。各省总督由国王任免,每年在国都举行一次盛大仪式,国王接受这些总督所征收来的贡物,或为用棕榈叶纤维织得很精致的纺织品,或为象牙,或为奴隶。
国王的权威还表现在对罗安达岛的恩赞布贝壳的经营进行垄断。这种贝壳作为货币和装饰品之用,与产自印度洋的玛瑙贝很不相同。在王国官员的指挥下,由妇女捡拾这些贝壳并加以选择后打包,装成每包三十公斤,运往国都(直线距离三百五十公里)。沿海出产的盐主要是来自刚果河口的姆潘达盐场和洛惹河口的安布里什盐场,也由国王垄断。土地盛产谷子、穆子、香蕉、芋薯和油棕榈,供日常食用;人们还猎取野生动物和饲养母牛、山羊、绵羊、鸡、猪等家畜。
刚果王恩赞加·库武年派去的使团在年回到刚果。同时到达的有一个真正的“传教远征队”,内有教士、圣方济各会和多米尼加会的修士、施洗约翰会神甫以及兵士、泥水匠和木匠,他们分乘三艘快船,还带来很多礼物,以便建立葡萄牙同刚果的贸易来往。恩赞加·库武于年5月3日接受洗礼,并得到与葡萄牙国王同样的教名若昂。一个月后,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也受洗礼,分别取名为莱奥诺尔与阿方索,同葡萄牙王后和太子的教名一样。
被任命为恩松迪省总督的阿方索一直笃信基督教,而其父则很快地又恢复了对异教的信仰。阿方索于年其父死后占领了国都,与他争位的异教徒兄弟姆庞古的军队因看见圣母和圣雅克显灵而溃散。因此在以后整个王国时期,每年7月25日都纪念圣雅克这个节日。
阿方索一世的全盛和衰落时期(-年)
根据古老的资料,国王阿方索一世是个非常卓越的人物,他的名声在刚果人当中传诵了几个世纪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确实毕生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当阿方索一世还是恩松迪省的总督时,就改信基督教。他以后的全部政治生活都受这一行动的支配。当他成为信奉基督教的刚果王以后,便认为自己与信仰基督教的葡萄牙王具有同样的地位,从而想同罗马教廷建立独立的外交关系。但只有国王信仰基督教是不够的,还需要他的臣民也成为教徒,因此一定要有葡萄牙的传教士;国王同里斯本和罗马经常通信,主要是强烈要求派遣传教士。
可惜这些传教士质量非常之差。一方面在宗教改革前夕,欧洲所有天主教神甫的道德水平都很低;另一方面葡萄牙是一个仅有一百万人口的小国,刚刚占领了从中国直到巴西这一庞大的帝国,实在无法派去足够的人员,而且很多去海外任职的人又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因此里斯本的执政者不得不信任驻在当地的办事人员。对刚果来说,在圣多美岛定居的葡萄牙混血儿实际上拥有一切大权。
圣多美岛在年被占领。最初的居民是从葡萄牙驱逐出来、曾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和被人叫作“新基督徒”的人,即在西班牙人占领格林纳达后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子孙。国王敕令规定,这些被流放者只能娶在现今加纳海岸买来的女奴为妻;当时葡萄牙人已在该地设有名叫埃耳米纳的商务机构。
圣多美岛很快成为肆无忌惮的非法商人的巢穴;该岛总督费南多·德梅洛于年正式获得沿里奥德帕德罗河一带进行贸易的权利,当时这条河还不叫刚果河而叫扎伊尔,扎伊尔一词是由刚果语恩萨迪(意为河流)演变而来。
此人认为刚果王与里斯本的任何直接贸易来往都是对他的特权的不可容忍的侵犯,因此他竟然把阿方索寄给埃马纽埃尔国王的信件截获没收,或者庇护一些道地的诈骗行为-骗取铜手镯或奴隶而讲明作为交换物的商品却从不交货。早在葡萄牙和刚果有往来之初,刚果王已用奴隶交换葡萄牙派来的手工业者和传教士。这些奴隶一般是刚果的“违反社会秩序”的人,由于某种理由而被判罪。他们被送往圣多美岛或佛德角(在达喀尔对面)的甘蔗园,甚至送到葡萄牙。
但从十六世纪最十年起,一直还是小规模进行的奴隶贸易愈益扩大。在美洲西班牙人占领的地方以及在巴西(年为葡萄牙人发现)开办了甘蔗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圣多美岛的商人们就疯狂地从事奴隶贸易,这远比任何其他生意赚钱。从年起,他们就在刚果王国腹地掠夺人口,甚至把王室的成员抓走。阿方索一世向里斯本控诉这种卑劣的行径。他在信中建议把圣多美岛并入刚果,在岛上开设培养土著传教士的学校。但他这个建议以及成立一支刚果舰队的要求都没有得到答复。
然而,基督教继续在刚果传播,教堂在修建,刚果人大批接受洗礼,甚至达到每天二千人。人们烧毁了一些偶像,国都改名为圣萨尔瓦多,刚果的年轻贵族被派往欧洲留学。其中最著名的是阿方索的儿子唐昂里克。他于年十一岁时被派往里斯本,年十八岁时在聚会于罗马的大主教们面前用拉丁语作了一次讲演。年虽然当时他还不到年龄,需要得到教皇的特许,但他仍被任命为乌蒂克的“名誉”主教和刚果的副主教。由此可见,罗马教廷对非洲事务的政治灵活性绝非自今日始。
唐昂里克主教身体孱弱,而且不但制止不了欧洲传教士的可耻行为,反为他们所猜疑,约在年不幸死去,未能有所建树。四年后在圣多美岛设立了主教区,但由刚果人担任高级神职人员的希望已经落空。阿方索认为主教区的设立侵犯了他的特权,表示反对。但他的异议同过去其他的要求一样毫无效果。虽然在年成立了一个视察团以检查那些装上船的奴隶是否是真正的奴隶,但奴隶贸易获利是如此之大,以致那些在刚果传教的神甫也向圣多美岛的奴隶贩子提供黑奴。年在奴隶贸易的中心姆潘达港有五千黑人被装上船。
结语
年阿方索下令禁止从他的王国出口奴隶,因此引起葡萄牙人口贩子的怀恨,他们企图在年复活节那天国王参加弥撒时将他杀掉。阿方索幸免于难,那些想暗杀他的人们也未受到惩罚。阿方索活了八十多岁,于年死去。在他执政的三十七年间,一方面是基督教义的迅速传播,另一方面是奴隶贸易的飞快发展。对刚果来说,不幸的是,奴隶贸易的破坏性的消极后果,把葡萄牙人初到时认真同化黑人所带来了的好处一笔勾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