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未来一年国内有将近3亿人需要优先接种新冠疫苗;
2)中国可能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分配64%产能;
3)未来一年新冠疫苗国内产能缺口或为1.2亿人份;
4)成本较低的技术路线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一、国内外新冠疫苗接种需求测算
(一)短期内国内接种计划仅能覆盖优先级较高的群
未来一年,国内新冠疫苗接种将优先覆盖风险较大的特殊群体。首先,中国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全民接种疫苗的必要性不大,只有感染风险较大的特殊群体有接种疫苗的迫切需要;其次,疫苗产能有限且需在国内外进行分配,不足以完全覆盖中国的14亿人口;第三,疫苗不纳入医保,需要全部自费,且初期产量较少会导致初期疫苗单位成本较高,风险较小的群体没必要在疫苗推出初期就接种;最后,即使不考虑产能,单就疫苗接种组织能力和运输仓储协调而言,直接普及全民接种也会导致组织和调配压力较大,不如优先顾及高风险群体接种。
中疾控于9月发布新版流感疫苗接种指南,抵御今年秋冬季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指南对-年度接种建议中推荐以下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2)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3)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4)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等。虽然该指南主要针对流感疫苗,但是其划定的优先接种对象也值得新冠疫苗接种时参考。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也建议分层接种。高福举例,如需要前往疫情高风险的海外地区工作的人群,从事与疫情相关的医务防疫工作人员等特殊人群,是应该第一波建议接种的;此外,从事餐饮、安保、清洁等保障社会基本运转的人员;接着是政府公务员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以及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的工作人员,可视情形看需要分阶段接种。从上述举例来看,新冠疫苗接种优先级主要取决于以下四点:1)和病毒传染源直接接触风险;2)是否集体住宿;3)是否从事接触人员较的职业;4)自身体质面临的疾病重症风险。
根据上述优先级决定因素,以及全球新冠疫情发展形势,可以预测新冠疫苗接种优先群体主要如下所示:
第一优先级:出境人员。由于境外疫情发展严重,出境人员将直面传染源,故而优先级第一档。由于疫情以来旅游等因私出国需求基本清零,因此仅估算因公出境需求。
第二优先级:医务人员、养老院、福利院。这类场合人员聚集,往往集中住宿,且多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易发生院内传播,故而优先级第二档。
第三优先级:学校。学校、军队、监狱等特殊机构人员聚集,往往集中住宿,但不如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感染后重症概率大。故而优先级第三档。监狱数据不可得,暂不估算。军队疫苗由康希诺专供,因此也不计算入对外需求。
第四优先级:交运、仓储、邮政。此类从业人员需要接触进口物资,尤其是进口生鲜在冷链环境下更容易保存病毒,具有一定的小概率接触到传染源。故而优先级第四档。
第五优先级:北京冬奥会相关人员。年北京冬奥会将迎来大量境外人员,若想正常举办冬奥会且不对入境人员施加过多限制,则必须对主办地区居民提前接种疫苗。
未来一年,上述优先级群体要尽可能被疫苗覆盖。下表为根据最新公开数据对上述群体的大致估算,大部分数据估算基准为年,但是少数数据基准为年,此类存量数据在一年之间的差别往往不会很大。国内上述五类优先级最终估算接种需求约为2.97亿人,如果按照每人两针计算,未来一年国内需要接种5.94亿支新冠疫苗。这里暂不讨论长期需求,因为长期疫苗需求还要取决于新冠疫苗抗体有效期和病毒变异速度。
(二)新冠疫苗的跨国分配
1.中国加入COVAX,预计分流国内万人需求
“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由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世卫组织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创建,目的是提高疫苗研制效率,为疫苗快速生产和大量、公平地普及奠定基础。划预计在年年底前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至少20亿剂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根据目前的疫苗接种计划,疫苗分发将分为两个阶段。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在第一阶段,疫苗将按人口比例分配给所有参与国,以覆盖至多20%的人口,目的是让“大多数高危人群”接种疫苗;第二阶段的分发将优先考虑那些面临新冠疫情蔓延风险较大的国家。
COVAX是面向新冠疫苗的全球采购机制。世界80个可能自筹资金的国家已向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协调的COVAX机制提交不具约束力的意向书,此前该机制已涵盖有资格获得预先市场承诺支持的92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在中国加入之前,该项计划已经覆盖了全球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口。路透社引述全球疫苗免疫联盟行政总裁伯克利指,目前COVAX并无具体为疫苗定价,但打算作出分层定价,向富裕国家及较贫穷国家提供两种价格。伯克利指,每剂40美元的疫苗价格,料为富裕国家的疫苗定价上限。
10月8日,中国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署协议,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中方表示,经过慎重考虑,中国将按照总人口1%比例,即万人口规模,通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采购疫苗。这样的计算是一个对各方均最有利的结果。中国将优先为发展中国家供给疫苗,从而避免部分较为富裕的国家在疫苗销售方面展开各种限制。
COVAX机制有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多样的COVID-19疫苗组合。根据世卫组织8月24日的新闻稿,九种得到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支持的候选疫苗已经加入COVAX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九个候选疫苗中仅包括两个处于早期试验阶段的中国疫苗(其中一个研发地是香港),因此中国向COVAX采购的万人口规模的新冠疫苗需求大概率不占用国内疫苗产能。还有另外九种候选疫苗正在评估中,包括两种来自中国、两种来自美国、一种来自韩国、一种来自英国和一种来自全球多制造伙伴关系。其中两项正处于一期临床试验阶段,两项是技术转让,其余还处于发现阶段。
2.中国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将优先提供发展中国家
中国政府多次表态,中国新冠疫苗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针对有报道称中国新冠肺炎疫苗定价明显高于欧美疫苗,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月30日表示,中方将把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向世界提供,还将以多种方式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包括捐赠和无偿援助。
目前全球人口约78亿,其中高收入国家人口占比大约16%左右,剩下的中等收入和低等收入国家约65亿人口。不过反华情绪强烈的印度打算强制仿制疫苗,亲美的巴西总统也强硬表态拒绝购买中国疫苗,需要中国疫苗覆盖的除中国外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约为35亿。
仿制药大国印度在最近向WTO发出了强烈呼吁,要求后者同意共享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和生产技术,以便像印度这样人口基数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以极低的成本享受到疫苗普及。如果这项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印度将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组成施压集团,迫使那些掌握着疫苗知识产权的国家做出让步。按照印度以往的药物仿制经验,即使WTO不同意印度的共享要求,印度也大概率通过“专利强制许可”在国内授权仿制新冠疫苗。但是WTO同意印度的要求并成功协调专利所有者共享,印度仿制的新冠疫苗出口可不受限制,并且以低成本抢占大部分海外市场。
假设中国对外提供疫苗按照国家人口占比分配,若要支持大约35亿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人口,中国很可能会分配出自身产能的71%。若COVEX在年底提供至少20亿剂疫苗的目标顺利达成,则有望解决发展中国家大约10亿人口的疫苗需求。若中国只需支持25亿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人口,则按照人口比例只需分配64%左右的疫苗产能。但是具体实践中,其他国家也会考虑价格等因素,尤其是考虑到印度可能会大规模仿制新冠疫苗。印度强制仿制疫苗省去了研发成本,定价大概率比原研产品低。先前爆料的中国生物研发的新冠疫苗定价为2针元人民币,略高于COVEX计划对富国新冠疫苗的定价上限(40美元)。最近浙江嘉公布的新冠疫苗价格为2剂次共元,对应的差不多是COVEX针对富国的定价档次,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全国统一定价还是存在地区财政补贴。
(三)新冠疫苗国内短期产能缺口估计
1.未来一年国内新冠疫苗的产能缺口可能为1.2亿人份
前文估计中国在有大约2.97亿人需要优先接种疫苗,扣除掉通过COVEX机制采购的万人份,年底前国内需要通过国内产能满足的接种人数约为2.82亿人。国内三个灭活疫苗和一个腺病毒疫苗试验阶段共接种6万名受试者。目前获批“紧急使用”的为中国生物和科兴中维的灭活疫苗。据中国生物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