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巴西利亚才知道,城市规划单纯依靠顶层设计,就是个笑话!一种观点认为,全世界的城市规划都是计划而成,城乡规划就是干这个事情的。美国是这样,英国、德国、日本等等都是这样。
巴西利亚城市规划只是在宏观上给出了建设条件,如何建设都是市场决定,巴西利亚的问题在于条件给得不合理,这个不合理是机械理性主义导致的。城市分区过于分散,城市尺度过大。要知道正是因为市场引导下的城市产生了居住环境恶劣等种种问题,才有了城市规划这个东西……
对此观点不完全赞同,这是把各种不同程度渗透的规划,完全等同为一个程度了!在19世纪,古典自由主义兴盛的时候,管理者还真的没有能力,也不一定有权力,去规划一个城市,以前的城市,连道路都是私有的,管理者又怎么随意干预?更别说像巴西利亚那么细致了。
这种风潮完全是大萧条后凯恩斯学派的干预主义以及罗斯福新政带起来的。在此之前,建筑师就算有这种想法,其委托方也不会是管理者,而是私人承包商。
至于说城市规划源于市场引导下的城市居住环境恶劣,在我看来,单纯的城市规划根本无助于这种情况的改善,这种情况有所改善的地方,无一不是因为市场力量充分发挥,而使生产力得以提升,只靠什么管理者委托下的全城式强制规划,只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城市规划上的顶层设计和计划经济思路如出一辙,认为顶层设计才是最优化的设计,不承认生物群落的自发演化才是最合理。试想一下,人们判断对和错,好与坏,其实都是选定了立场以后做出的判断。
巴西利亚什么叫做错误?地铁路口人流密集,必定会形成商铺和摊贩。对上班族来讲是方便,对管理者来讲是麻烦。哪个是对的?我家附近办公楼密集,沿街的民房都开了饭店,上班族当然很开心,否则没地方吃饭。居民楼里的住户不开心,因为饭店油烟很厉害,厨余垃圾也是问题。谁对谁错?
城市的演化就是在这些玩家不断的博弈之中取得平衡的,刷新率越高,进入平衡就越快。大家身份越是平等,刷新率就越高。巴黎当年曾经发生过一场大火,烧完之后,警察总监就充当了大开发商,一次性搞了一大群建筑物。
假如碰上这样的超级玩家,动态刷新率就被拉得很低,因为搞出来的那些房子你又不能拆。哪怕再不好用,你也不得不忍着。说到底,城市演化是个复杂的迭代关系,可以说是混沌系统,是无法提前精确预测结果的。
看了巴西利亚才知道,城市规划单纯依靠顶层设计,就是个笑话!顶层设计并不比自发演进更合理更有效率。因为管理者这个超级玩家改正错误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而且出了错不但不认账,还要变本加厉的继续投入资源来证明自己没错。
巴西利亚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