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刚刚闭幕,新兴国家的全球治理力量正在崛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主办的《秘书工作》期刊第4期刊发文章,深度阐释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主导”向“西方和非西方共治”的方向转变。以下为全文: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国应积极抓住“G20新兴国家化”的机遇,强化与印尼、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在引领全球治理上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本文在《秘书工作》上的版面截图
二十国集团机制(G20)作为当今全球经济和金融治理的首要平台,长期以来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尤其在年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人类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G20机制已形成以领导人峰会为引领、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机制”为支撑、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为辅助、配套机制为咨询渠道的架构。G20机制的出现与延续标着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主导”向“西方和非西方共治”的方向转变。
年至年的G20领导人峰会依次在印尼、印度和巴西三个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国家举办,标志着G20峰会机制将出现新兴国家化的重大转向。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国应积极抓住“G20新兴国家化”的机遇,强化与印尼、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在引领全球治理上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11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拍摄的峰会主会场外的峰会标识。王益亮摄(新华社)
G20新兴国家化的三大特征及对华影响
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诞生的G20机制,早期是部长级会议,由占全球GDP总量90%左右、人口80%左右的20个主要大国的央行行长和财长参加。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升级为二十国领导人峰会机制。年与年的三次峰会由美英交替担任主席国,年由加拿大和韩国作东,年后变成年度峰会机制,分别在法国、墨西哥、俄罗斯、澳大利亚、土耳其、中国、德国、阿根廷、日本、沙特、意大利举行。连续三年由新兴国家举办G20峰会,史上还是首次。G20机制的新兴国家化至少具有三点重要特征:
一是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偏好的议题在全球治理进程中将变得更重要。G20峰会采用“三驾马车”机制,即轮值主席国与上届、下届主席国对当年峰会议题设计及各项细节享有主导权。比如,年日本峰会时,日本刻意将应对人口老龄化放在优先事项。从年起,连续三年都在新兴国家召开G20峰会,意味着新兴国家所